36星將 |對話純初文化潘宇罡:作為遊戲MCN,到底能給達人帶來哪些幫助?

..

「36星將」是36氪2023年推出的重磅直播欄目,每期定向邀請頭部MCN、直播平台的操盤手及頭部網紅,聚焦直播行業的流量風向、機遇與風險。欄目旨在助力MCN從業者和品牌主匹配市場需求,開拓細分賽道,歡迎持續關注。

隨着數字科技的高速發展,遊戲產業在全球範圍內迅猛壯大,成為了一項跨足娛樂、文化和經濟領域的巨無霸。在繁榮背後,遊戲行業依然面臨諸多商業難題。多樣的遊戲內容,如何跟創作者相結合進行商業變現;如何搭上直播電商這趟快車。這一切既是機遇,也是行業發展的痛點。在這樣的背景下,MCN機構又該如何發揮價值?遊戲直播電商化到底該怎麼玩?遊戲界的「達人營銷」應該怎麼做?MCN出海的機遇與挑戰又有哪些?

「36星將」對話了純初文化總經理潘宇罡和旗下達人諸葛皮皮(9527),成立於2018年9月的純初文化,是遊戲領域專業MCN機構,深耕於抖音、快手、B站短視頻業務,探索小紅書、微博、海外TikTok等平台,旗下涵蓋Cosplay、動漫、遊戲、顏值、搞笑、劇情等領域達人,精準觸達95后、00後年輕群體。作為網易遊戲官方指定合作經紀公司,現服務於多款網易遊戲旗下核心產品,目前全網累計超過5億的粉絲量,擁有6500多位達人資源。

直播現場

本期「36星將」,潘宇罡從企業角度分享,旗下達人諸葛皮皮(9527)則能從自身經驗出發,對我們知無不言,分享了很多過程中的思考和實踐經驗。

我們重點探討了以下幾個問題:

1、在遊戲領域,遊戲營銷發行方和MCN機構,兩者模式有什麼不一樣?

2、自己做賬號和簽約機構做達人相比,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

3、遊戲區UP主、達人,一直都存在變現難帶貨難,純初在幫助達人商業變現方面有哪些探索?

4、純初抖音上的達人集中在遊戲區,而B站上的跨度特別大,這是基於平台的什麼特性?

5、遊戲MCN機構電商型、內容型機構相比,最大的差異是什麼?

6、從日本到東南亞,國人達人出海和本土達人簽約孵化有何不一樣?

7、純初在出海過程當中遇到最大的挑戰是什麼?機會點又是什麼呢?

以下為潘宇罡和諸葛皮皮(9527)和36氪的對談,部分內容經過整理編輯:

36氪:潘總之前在盛大、崑崙萬維很長時間,為什麼不繼續做遊戲營銷發行,而是選擇MCN這種新的業務?兩者模式有不一樣嗎?

潘宇罡:我2008年加入遊戲行業后在盛大負責過龍之谷、九陰真經、最終幻想14等等蠻多產品的營銷,在崑崙也負責過皇室戰爭、夢三國手游這樣的競技項產品,所以一直很有滿足感和成就感。然而直到2017-2018年,整個行業慢慢有些變化,就是我們現在講的頭部兩強,無論是「鵝廠」還是我們自己「豬廠」,以及那時候很多垂直領域新的廠商起來了,包括剛剛開始的米哈游,還有莉莉絲、疊紙等廠商。大的廠商擠壓了原來的大IP、大作品、 3A作品的市場空間,中小型廠商在垂直領域也非常強。那我們在中型廠商就覺得做產品很難獲得滿足的成就感。正好2018年的時候,網易遊戲開始進軍大DAU賽道。那時候「吃雞大戰」(荒野行動)、第五人格都是千萬級DAU的產品,他們越發發現,這樣大DAU的產品,對於整個遊戲生態,這種以主播為主的自有內容和流量的重要性。而我之前在做皇室戰爭、夢三國手游的時候,比較早接觸到那時候的直播生態,了解主播的孵化運營。那正好有這樣一個契機,也是覺得可以嘗試一些新的挑戰,所以就加入網易遊戲,一起創立了純初這樣一個隸屬於網易遊戲的的MCN廠牌。

從運營的機制上來說,我覺得最大的不一樣就是,遊戲公司的市場與發行更多的工作是專註於本公司的產品,並做好內容的產出,相對來說目標很明確。原來在遊戲發行方做營銷的時候,一年做三個產品是相當負荷了,就是你能發行三個產品,每個產品從前期準備、種子用戶、生態、社群到發行各環節高舉高打,三四個月一個周期。但是這三個產品總體上來說非常垂,你只要盯着這三個產品就OK,大概率品類也不會有太大差別。總之就是用戶非常垂,做的內容也非常垂。

從內容層面來說,一家MCN機構,專註的就不是單一的2、3款產品,更加會關注整個行業的動向,以及各家公司的爆款產品。最早網易第五人格爆款的時候我們就會投入比較大的精力去做,後來鷹角的明日方舟、米哈游的原神出現,我們同樣也會第一時間去做內容獲取流量;再到最近的永劫無間、星穹鐵道都是同樣的道理。只要是跟這個行業有關的爆款產品,我們都會去研究它的流量密碼在哪裡?它的內容該怎麼去做?它是不是能幫助我們的達人獲得更多的關注、曝光和流量?

在行業層面,原來在遊戲公司的市場更多是等別人來介紹分享新的案例。因為畢竟是甲方,你的很多showcase案例可能是別人已經做出來了,你去學。但是在MCN機構,我們要鑽研平台的玩法,鑽研平台的應用場景,那我們就會逼着自己去做一些創新,要更多的showcase,主動性會更強。

36氪:純初簽約達人的標準是什麼?諸葛皮皮(9527)的人設還是比較新穎的,為什麼會選擇這樣的人設?

潘宇罡:我們在簽達人這件事情上,無論是簽約還是像諸葛皮皮(9527)這樣自孵的,還有一些自創的PUGC,並沒有考慮具體的類型是什麼,更多是考慮我們在這個領域是不是能夠做出合適的內容,能不能做出爆款內容。我們看的是整個行業的趨勢,而不是單一的一兩款產品,如果只是單一的一兩款產品,那不應該叫MCN,而是甲方的營銷部門。所以回過來再講諸葛皮皮(9527),我們在立項的時候並沒有非常側重他一定是做一個遊戲達人,而是考慮到更大的受眾群體,思考有沒有其他的表現形式能夠跟遊戲、互聯網做結合,最後選擇了一個真人劇情的賽道。

諸葛皮皮(9527):其實真人劇情有很多不是在講遊戲,後來慢慢發現我們最熟悉的還是遊戲這件事,聊其他東西不一定能夠深入人心,感覺在硬聊。我們團隊的人每天都在玩遊戲,我也是非常認真地在玩遊戲。最後發現做遊戲這個維度更得心應手一點,更了解我們的觀眾,了解他們喜歡什麼樣的內容。

潘宇罡:還是在於內容你是不是足夠的專業,能不能夠把深度挖深,進而吸引到我們想要的那些用戶畫像的群體。舉個例子,大家都知道投放會找好多達人合作,我們之前也在抖音上做一些投放, SLG和掛置放置類的這樣的產品對投放效果最好的。在我們看來是,沒有不能跟遊戲相結合的達人,而只有你的內容是不是(足夠好)能跟遊戲相結合。所以在遊戲這個領域,我們的涉獵範圍其實蠻廣的,無論是遊戲評測、遊戲的剪輯、真人劇情、圍繞着遊戲的cosplay,包括我們其實還之前還嘗試過虛擬賬號,沒有恆定的標準,我們的唯一標準就是能不能做好內容。

36氪:諸葛皮皮(9527)是什麼樣的契機加入的純初?自己做賬號和簽約機構做達人,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

諸葛皮皮(9527):我是2019年就開始在B站開始發一些魔獸和暴雪的視頻,但是那個很難養活自己。後來和純初的朋友聊的還不錯,他們也很相信我可以,就開始了劇情創作。其實我自己的夢想是想要拍電影,後來想反正現在也拍不了,那我們就試試看從短視頻開始,豎屏的內容能不能先掌握。

潘宇罡:跟皮皮的合作其實還是有一些契機的,我們很早就認識,但他那個時候他立志是做一個導演。導演是什麼?他那時候拍廣告片,接大量的廣告片。我們就說,你內容做得也蠻不錯的,先來給我們達人上課吧。所以有段時間他等於是說我們的表演老師,在我們這邊兼職,同時自己也做廣告片導演。最後我們說既然你這麼有追求,短時間之內通過拍廣告片達不到你的追求,我們其實可以嘗試一下更多的發展空間。我們相信他的人、他的團隊是能夠在這個領域裡面找到一些不一樣的東西,而且我們認為在這個領域是有機會的,就達成了這樣的合作,從2021年到現在兩年多,合作相當不錯。

諸葛皮皮(9527):第一,純初給我錢。我們是從0粉絲開始做的,我想說有很多人都會去講一些畫餅,我覺得這個世界給你錢是對你最好的人,因為人家願意相信你,這個是最實在的,是讓我們能活下去,只有活下去才能夠做更多的內容。其次, 我是一個不太會賺錢的人,純初會給我規劃一些我不太擅長的事情,也不會要求我一定要做什麼樣的內容。每次開內容會的時候,我想要去做的那個東西,大家都覺得好像不是特別好,但是最後也都讓我去拍了,很感謝。

潘宇罡:皮皮講的資金上的支持,是為了確保團隊不要為五斗米折腰,不要天天想着最好今天做內容,明天就能接廣告,而是能夠靜下心來做內容。其次,我們深耕這個領域時間相對長一點,他那時候是從一個廣告片導演、一個魔獸達人身份轉過來,那我們也是能提供一些交過的學費、經驗。其實我們最早嘗試了很多內容方向,每次嘗試我都說你先去做,做完了我們再來討論。做完后就看到他衝過來說,這樣不行,這樣搞下去拿不到量的。大家一直磨,最後幫着團隊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方向。我們對他們的基本功,對他們的能力,對他們在這一塊的研究是百分百信任的。

36氪:遊戲區UP主、遊戲領域達人,一直都存在變現難帶貨難,純初在幫助達人商業變現方面有哪些探索?

潘宇罡:我們也一直在思考作為MCN機構到底能給達人作者帶來哪些核心的幫助?我覺得這是一個鏈接達人與產品的工作。遊戲達人的變現難主要集中在素人及中腰部作者上,因為可能只有10%-20%的頭部作者達人佔據了整個市場一半上的商業收入。很多達人他也許做內容非常有想法,但是缺少一些跟產品鏈接的關係,無論是從對產品的理解、最終的商業變現,是有缺失的。這個環節原來都靠廣告公司幫你賣廣告,但是至於你跟這個產品是怎麼樣的關係,他是不管的。這方面我們相對來說是有天獨厚的優勢,我們自帶這個基因,因為我們背靠網易遊戲這樣一個大盤。

首先說內容變現方面,網易的產品除去傳統的商單投放外,通過純初還有多種和達人合作的模式,無論是按照CPM、共建的模式、自孵產量核算、乃至PUGC的模式等等,都能很好地幫助作者渡過前中期的收入瓶頸。比方說,在B站上特別多UP主,他們內容其實做的相當不錯,那我們就會跟他用一種共建的模式,就是說如果你原來一個月做8條內容,都是隨着自己的興趣發,但是我會幫你去規劃,假設你陰陽師打不出,那我們可以幫你看陰陽師最近可能有一些什麼樣的活動?用一種共建的模式來幫你獲得流量,進而獲得平台的輔助;以及我們有時候還會給到一些bonus,有點像投稿賽。

從電商帶貨上來說,就更是獨一無二了。我們擁有整個網易乃至其他友商獨佔的SKU供應鏈,在網易的足球產品綠茵信仰這個項目上,我們已經跑通了整個主播達人抖音電商分發的模式,目前每月的流水也已經達到了數百萬的量級。我們從遊戲道具的選品、素材、直播流程帶貨話術、乃至達人小店的申請運營都已經行程了一套完整的SOP,達人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流量,在我們的供應鏈里和選品里一起選擇適合自己的SKU,就能實現一鍵開播。

36氪:純初在抖音和B站都簽了很多達人,但抖音上達人集中在遊戲區,而B站上的跨度特別大,這是基於平台的什麼特性嗎?

潘宇罡:大家都知道B站是最早是遊戲起家的,他的遊戲深度已經非常的深了。我們2020年開始進入B站,在這個時候B站遊戲區的流量已經非常穩固,所以我們的切入點就不單隻是遊戲,整個和遊戲相關的大區類似動畫、鬼畜、MMD等等都是我們所關注的,我們認為都是能夠和B站整體的流量相匹配。 B站是一個完整的社區生態,所以某一個板塊引申出來的內容,進入到整個生態社區裡面可以輻射出非常多其他內容;像我們現在陰陽師非常喜歡做MMD,我們覺得他MMD就是一個很好獲取更多關注的方式。所以整體上來說我們認為B站是一個完美的閉環,值得每一個環節投入去做。

但抖音每一個板塊相對割裂,抖音是一個相對廣度足夠但深度略淺的平台。達人只要有一定產能,結合對平台算法的研究,就能獲得相對比較多的流量,前期是比較有紅利的。就是說做好這個板塊就可以了,不需要這個板塊還有延伸,因為並不會因為你看了這個板塊而推衍生板塊的東西給你。但是B站就會有人跟你講,我今天在那個區看到有一個UP主做的衍生東西特別有意思,你就會看到他的評論區,但是抖音的評論都是清一色(單個領域的觀眾)。我們研究這套機制也是幫助更多達人成長起來。

36氪:電商型MCN主要就是帶貨變現,內容型機構主要還是媒體廣告變現的思路,那作為專業的遊戲MCN機構跟其他型機構最大的差異是什麼?

潘宇罡:原來演藝圈有一句話叫演而憂則唱,一個好的演員,到最後一定會去唱歌。大家看到八九十年大量香港藝人又是演員又是唱歌,核心是我有好的作品。就像UP主一樣,我能做好的內容,我有流量支撐,那就能夠支撐我去做一些衍生出來的事情,所以我認為這並不矛盾。那為什麼有些機構偏向於內容,有些機構偏向電商,因為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就是這樣。舉個例子,有些頭部機構就是達人為主,像papi;有些機構就是以電商為主,遙望就是供應鏈特彆強。我們在這兩塊上其實都有一些優勢,所以我們一直是努力把這兩塊東西結合起來。在內容上我們是背靠整個遊戲行業,供應鏈上我們也是依託於網易遊戲的供應鏈,我們可以從網易遊戲那邊拿到好的產品SKU進行售賣。

為什麼主播、達人有流量去做直播?因為我們覺得看內容這件事情更多是一個打賞性的消費,品牌性的曝光。這多多少少是我做了這件事情,無論是投硬幣,或者開播的時候給你打賞,或者你接了甲方的廣告,它是一個供求關係,用戶覺得說我為你付出了東西,其實是有些顛倒的,這個商業模式在我們看來是有天花板的。電商其實反過來的,比如說我們在皮皮直播間拿到了一個非常好的品,然後用一個低於市場最優惠的價格帶給大家,其實是我帶了實惠給大家。這些東西不管是衣食住行也好,休閑娛樂也好,反正是你需要的,我可以賣電競椅,外設也給你配好,全部加一起比你去某寶某動漫可能便宜個20%,我是帶福利給用戶的。今年我們整體電商增長的幅度也是蠻快的,基本上已經快佔到整體營收的30%以上,我們認為這一塊將來一定是大有作為。

36氪:純初可以說是開拓了遊戲直播電商化的新型營銷玩法,這是一種什麼玩法?

潘宇罡:純初開拓遊戲直播電商化,也是緊緊抓住互聯網直播領域變革的浪潮。第一,拿永劫無間來說,這是網易自己研發的一個武俠吃雞類(遊戲),最早研究的時候就在想有沒有辦法讓這樣的產品跟電商模式相結合?我們也跟網易遊戲自己的營銷聊這個問題。那時候我看到了一些機會,很多用戶希望能夠便捷迅速GET到SKU,就是永劫無間新上架的產品。

第二,我們認為在整個抖音的流量池裡面,其實是存在藍海市場,所以我們就跟永劫無間的營銷一起去嘗試,去把永劫無間打造成一個電商模式。那我們到底能給玩家帶來些什麼東西?好多玩家玩了兩三個小時,他可能有點疲倦,那他到了我們直播間,首先我們有很多福利,可以聊着永劫,看着永劫還能拿到一些額外的福利。其次我們也會準備一些在我們直播間才有的打折商品,玩家是能切切實實GET到折扣的。

第三,後來我們也做到了跟遊戲同步時效性,技術上也完成了時效性這件事情。舉個例子,永劫在大的賽季更新的時候,很多是上班族,你沒辦法在辦公桌上打開遊戲客戶端進去買東西,那我們就可以在電商那直接用手機下單,下完單之後你回到家到了遊戲就直接打開(道具就已經到賬了)。很多玩家就說,解決了自己非常多痛點,上個洗手間就能把今天一天需要的東西都買好了。遊戲內本來有打卡任務,現在都不用去做了,到我們直播間來,我們也會投放這樣的打卡任務,可能我們還有一些額外的福利。這樣慢慢滾起來之後,永劫的電商直播已經成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用戶溝通、交流、銷售的渠道。對於整個行業來說,無論是我們網易遊戲還是外部,很多人都在跟我們交流說,還有什麼更好的方式去做遊戲跟電商直播相結合。

36氪:剛說到投放,遊戲公司作為甲方本身就會對遊戲進行投放,那我們作為MCN機構又有直播電商的方式進行投放,兩者之間區別是什麼?

潘宇罡:原來投放我們都是買量,導進用戶,用戶的後續消費要看周期,我們那時候要看30天的LTV、60天LTV 、90天的LTV。但是在電商模式上,很有可能你當天就能把LTV全都做回來。我們認為電商把用戶的習慣從目的消費變成了興趣消費。目的消費,我今天要買雙鞋,買雙耐克、買雙阿迪,我去京東搜耐克、搜阿迪,就可以買了。但是興趣消費是什麼?今天我搜過這個鞋了,系統會推很多鞋,你可以在鞋裡面再去選,馬上就能看到結果。電商的投放邏輯,我們主要看的就是最後的GMV,我只要看GMV就能解決我原來的痛點。原來痛點是遊戲投流,我遊戲買量30天、60天、90天之後才能知道結果,但電商可能當天就能知道結果,非常迅速。

36氪:純初在2021年就開始拓展海外市場,核心發展方向是什麼?從日本到東南亞,國內達人出海和本土達人孵化有何不一樣?

潘宇罡: 2021年為什麼會出海?在那段時間大量中國互聯網企業出海,大家看到了海外的市場機會。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面,集團也號召大家去出海,我們在國內那時候也跑通了一些模式,我們認為可以去嘗試一下海外的機會。2021年我們就開始陸續幫助我們的達人在海外各大平台去做內容,一開始做內容分發,後面是針對不同的市場去做本地化運營。從模式上來說,我們在海外既吸取了國內的一些經驗和模式,同時也結合了海外當地的情況,避免成為一家非常單一隻做內容分發,或者只是提供出海諮詢、只做一些純流量電商的模式。我們現在既有在做我們自己國內達人的出海基礎內容,以及針對本地化內容。同樣我們在海外一些地方也合作了當地的網紅機構,共同孵化適合當地的達人。其次在內容之外,我們也會提供一些服務,幫助國內品牌在出海的時候做品牌代運營,做品牌本地化,幫助他能夠避免海外水土不服。同時我們也在看海外的新工具,像海外的電商,包括直播引流,還有海外本地有特色Discord,這種集百度、微信於一體的社區,我們也在做相應的探索和布局。

我們最早簽達人的時候是不太會考慮這個達人有沒有辦法做國際化,我們都是說他的內容適不適合國內市場。我們發現這樣的達人會出現兩種情況,第一種是本身的內容就具有非常高辨識度,像小柔在國內各大平台加一起應該3000萬粉,同時她的內容其實是能夠跟海外的主流相結合的,她在海外TikTok上也是突破了300萬粉,推特(X)上應該有接近100萬粉,應該是個人出海流量最高的達人的賬號。第二種其實就我們講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們有一些在國內可能是相對很垂直的品類,比如說像國風類有李子柒這樣的標杆,非常民族化的東西,在國外也是能獲得流量。

再回到海外達人,我們現在主要布局在日本和東南亞,因為我們認為這些達人的審美、生活習慣跟中國是非常接近的,也是受到華人文化圈的影響。我們會盡量去挑選一些,我們也認為是夠審美的,而不是那些大家都沒有辦法接受的風格類型,差得很遠我們也運營不好,也沒有辦法給他提供很好的支持。我們現在很多日區的人簽進來第一件事情,就是把中國所有APP給他出一個教程,教他怎麼用,大量工具類的APP,也是降維打擊。他們發現,這個機構是能真正給我提供幫助的。我們也會把國內優秀案例輸出給他們看,因為他們的審美跟我們相對來說比較接近,是能夠GET到這些點。這樣的模式我們更希望是形成一種矩陣,整體上來說審美不會偏差特別厲害,我們也做不了那些特別西方化文化題材的東西。

但忽然有一天我們發現我們達人有一個很大的流量來源變成了墨西哥,很神奇吧?我們一直認為他們應該是喜歡歐美的內容。最後發現其實就是我們跟拉丁拉美人審美不一樣的東西,能夠吸引到他們的年輕用戶群。我們看過用戶畫像,非常年輕,不是傳統拉丁美洲人。那我們下一步也會去歐美和拉丁美洲,往更年齡低層次去開拓。

36氪:國內機構在出海的時候會遇到很多本土化的問題,純初文化在這個過程當中遇到最大的挑戰是什麼?機會點又是什麼呢?

潘宇罡:挑戰我覺得主要是三點。第一點,還是會有水土不服。文化上的差異,並不是說你的內容做得好不好,而是在於你的表達方式。你的賬號如果是用中國人的表達方式,就以日本為舉例,他就很接受不了,他覺得你這個一看就是外國人交流的方式。你要做賬號的人設,就需要用日本人的語言、東南亞人的語言去重新組織,重新去做標題。第二點,網紅領域國內的發展程度是領先於國外的,國內的成熟度是領先於國外的,導致我們國內很多爆款的內容去了國外都還沒有,連BGM都沒有,你沒辦法卡他的點,得重新換,相對來說是有一定的難度。第三點,政策上的一些問題,原來大量國內的達人,是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出海。國外都是搬運號,很多很多的盜版搬運,那你就存在維權,因為他已經把你的量吸掉很多了。我們要跟平台去溝通,要求這些仿號搬運號下架,因為侵犯了達人的權利。

機會上,國內已經非常領先,國內的很多玩法、生產模式在海外是領先的,那你就有一個降維打擊的可能性,就像八九十年代剛打開國門洋品牌進來是一樣的。如果你能在國外樹立起一個好的品牌形象,你有一些先進的生產方法,你就能獲得本地達人。我所了解的像日本、東南亞市場,是不存在MCN這種組織結構的,還是傳統的代理店、傳統的廣告公司,或者藝人事務所,只有這三種形式。但這三種形式弊端都很大,像MCN這樣的結構,無論是生產力還是內容方面都有提升,在那邊是沒有的都是自己干,後面不存在一個組織來支持。所以我們的MCN模式,到了海外市場機會非常大。無論是幫助國內內容、品牌、商家、遊戲出海,還是在當地做推廣,都是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間。這裡面還有一個可以參考的例子,我之前B站上關注的俄羅斯博主,或者在抖音上有一些在非洲生活的中國人,我發現他們一旦把品牌做起來,把外面的跟你所想象不一樣的內容帶進來之後,就有非常大的商業空間。我之前有關注一個俄羅斯博主,就是賣俄羅斯大列巴,一個月能賣幾百萬。中國現在包括跨境電商,一旦能夠匹配上的話,空間會非常大。東南亞很多人認為中國是一個很好的地方,就想去中國旅遊,之前因為疫情,現在因為成本,但他們其實特別願意買中國的東西。使用一個先進的組織模式,去到一個有相當高天花板的市場,這個組合起來我認為是能夠讓MCN機構無論是從業者還是達人,是能夠讓他們激動的。

36氪:爆款視頻《氪金遊戲策劃的人生體驗》是諸葛皮皮(9527)的真實經歷嗎?你們的創作模式是怎麼樣的?

諸葛皮皮(9527):怎麼想到做人生體驗系列?我發現當導演有一個很好玩的點,就是你一個人這一輩子只能體驗一種人生,但是如果你當一個導演去創作一台戲的時候,你彷彿體驗了另外一個人生。所以我想把這個人生體驗系列做成短視頻,讓大家能夠帶入到這個角色,我覺得這個是觀眾想看到的東西。每看一個小的短視頻,他就可能在5-10分鐘的時間裡面去體驗一個不同職業,甚至是不同性別的一段人生體驗。

我看到有很多同學在視頻下面解讀一些畫面,我就覺得大家真的非常厲害。我自己有埋了一些點,就比如說他們為什麼要在船上分手?其實我講的是中國人有句古話叫做: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萬年修得七百首。我這裡的意思就是他們可能就修了百年,所以一起渡了船之後就分道揚鑣了。還有他功成名就之後,一個人望着窗外,旁邊有一個阿爾薩斯王子的手辦。為什麼要放一個阿爾薩斯王子的手辦在這個旁邊,因為剛進這家公司的皮主管和最後成為的他已經不是一個人了,就像王子誕生的時候和最後他成為巫妖王,他的理念、他的初心已經不一樣。這是我放的一些隱喻在裡面,可能還有很多,其實我是想把我們的短視頻做得優質一點,我會放一點自己對於這個世界的理解在裡面。

我們團隊現在有5個人,基本上視頻裡面大家都有看到。我們基本上一周會開一次劇本會,大家在一起聊天,因為每個人涉獵的、看到的新聞都是不一樣,就會去聊一下對於某個新聞的想法,然後看看有沒有什麼值得挖掘的。我們的編導會記下來一些東西,然後他根據自己對於這件事情的理解來創作腳本。

36氪:諸葛皮皮(9527)在創作這些作品的時候有沒有遇到瓶頸?最後又是怎麼堅持下來的?

諸葛皮皮(9527):最艱難的就是我們起號的時候,就三個月遲遲沒有超過1萬粉絲吧,遊覽量也非常的低。我是9月來的,差不多到11月末12月初的時候,我找團隊一起開會,我說:我們做兩個月了,如果到元旦我們做不出,那我們就放棄這件事情。因為我也沒有臉去跟潘總說,我還可以,再給我兩個月的時間。那個時候日子一天一天過去,我們真的是很努力在想內容,基本上每天都要開五六個小時劇本會。直到那12月27號,我們做了一個講監聽的內容,突然成為爆款,在那一天來了很多很多人看我們的視頻。其實當時我經常看美食APP 上都在哪裡吃散夥飯。我特別感謝大家,就是你們來得太晚了,但是來的也恰到好處,因為你們再晚來四天我們就解散了。

從那個時候開始,就從來沒有想過要放棄。別人願意相信你從零開始做,這是一個非常離譜的事情,一般的機構都是會去簽已經有點火的人。我們從0開始,往往是別人這麼相信你,你就更不想失敗。我記得我們剛開始的時候就是聽了很所有人的建議,做了一個看似好像吸收了所有人的東西,但其實不是我。於是我就說,大家都不要跟我們講,所有的結果我來承擔,到元旦如果能成功我們就成功,如果不能成功我們就再想辦法,不能再要別人的錢,當時我是這樣想的。其實我在這裡也想說,如果看我們直播的同學正在做這件事情,盡頭一定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如果你想要走這條路,就勇敢地走下去,就像我們一樣一直走。如果我們在27號放棄了,那就沒有我們現在,因為我們一直堅持到最後才走出來了。

以上就是本期「36星將」的核心內容,最後一張圖,將本期的「星將36計」送給大家。

星將36計

掃碼可以觀看本期視頻回放。

直播回放二維碼


想在手機閱讀更多Android 遊戲資訊?下載【香港矽谷】Android應用
分享到Facebook
技術平台: Nasthon Sys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