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sForwarder - 開源免費安卓手機短訊轉發器 / 轉發 APP 通知 / 遠程監控來電記錄

..

為了區分工作生活,很多人會將閑置的手機用作「備用機」來註冊一些網絡帳號、網購、留手機號給陌生人等,可以有效避免自己的主號受到垃圾廣告短訊和電話的騷擾。

但出門要帶兩台手機就很不方便!電話尚可設置「來電轉接」,但收短訊 (收取驗證碼)、APP 通知 (如微信消息)、來電記錄等內容,就沒那麼容易「轉發到另一台手機上去」了。SmsForwarder 正是一款能幫你實現願望的超實用 Android 開源免費的手機短訊與 APP 通知轉發神器……

推薦:熱門手機榜單

監控遠程安卓手機的短訊、來電和 APP 通知 / 短訊轉發去郵箱

SmsForwarder (短訊轉發器) 是一個完全免費開源的「安卓短訊/通知自動轉發」 神器!它除了轉發短訊外,還能幫你將 Android 手機上的「來電記錄」以及「APP 通知」(如 QQ、微信消息) 等內容,根據設定好的規則轉發到另一台手機 (可以是 iPhone、安卓或電腦) 上去!讓你只帶一台手機也能隨時「遠程監控」和接收到多台備用機的消息和電話,實用性極高!

SMSForwarder 短訊轉發器 APP

SmsForwarder 支持轉發的「通道」有:郵箱、手機短訊、企業微信、Bark (蘋果推送)、Server 醬 (微信推送)、釘釘機械人、飛書機械人、Telegram 機械人、PushPlus、Gotify、Webhook 等等,你可以根據情況選擇合適的通道實現轉發 / 推送通知消息到你指定的手機和設備。

換句話說,在你的備用機上安裝並啟用 SmsForwarder 之後,一旦手機收到新的短訊、去電/來電或通知,它就能通過郵件、推送等多種方式將消息轉發給你的主設備,非常適合「雙機黨」們使用。你也能用它來「監控」另一台的手機,當然,不要用來做壞事。

工作流程圖:

官方製作了這麼一張 SmsForwarder 的「工作流程」信息圖,可以看到 SmsForwarder 都能做些什麼。當然,如果這圖你看起來感覺太複雜完全可以跳過,因為這工具其實使用是很簡單的。

SmsForwarder 轉發工作流程

開源、免費、安全:

由於該 APP 是開源的,轉發通道也可以由自己掌握,因此儘管部分短訊會包含一些敏感信息,但安全性方面我認為還在能接受的範圍 (自己酌情考慮是否使用)。根據實際測試,SmsForwarder 可以在後台長期穩定地工作,而且也比較省電,所以很適合在備用機上長期啟用。

SmsForwarder 軟件界面截圖 (Android):

SMSForwarder 安卓軟件界面

SmsForwarder 的界面設計也比較簡潔,我們主要是要進入側邊欄或底欄下的「轉發規則」和「發送通道」進行轉發的相關設置,它的設置項目也很多,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自定義轉發規則

SmsForwarder 強大之處在於支持用戶添加自定義的「轉發規則」。你可以為手機短訊、應用通知、通話 (來電記錄) 分別設置一個或多個轉發規則,方便你將不同的短訊、APP 通知、通話記錄內容分別轉發到不同的「通道」去。

更人性化的是,我們還能設置很多轉發的「條件」,比如平常垃圾短訊較多的話,我們不想全部都轉發,則可以設置一些字符匹配/正則匹配規則 (比如僅轉發包含「驗證碼|快遞|訂單」等文字的內容) 來過濾篩選掉無用的項目,僅轉發部分特定的信息。

轉發規則

如上圖,左邊是我創建的一個短訊的轉發規則,右邊是一個微信消息的轉發規則。你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各種需求去設定多個不同的規則,以及限定更多的匹配條件。比如僅轉發某個手機號的信息、或指定應用包含了「緊急」的通知等等。

自定義模版、修改內容:

SmsForwarder 還支持設置自定義的「轉發模版」,比如可以為轉發的消息加上來源號碼、設備名稱、SIM卡槽名稱、APP 名稱、短訊內容等等,你可以按需組合成不同的格式模版。同時還能對轉發內容進行修改等等。

轉發通道:

可以看到,SmsForwarder 支持的「轉發通道」其實非常多也非常靈活!但可惜部分通道對普通用戶來說會有一定的門檻和成本,比如企業微信、飛書、釘釘等需要註冊企業賬號;TG 機械人需要魔法等……

轉發通道

下面是幾個比較我比較推薦廣大普通使用的通道,基本沒有門檻。

1、手機短訊:

使用手機短訊轉發,設置上相對來說是最簡單的,但如果你的手機套餐沒有包含免費的短訊數量,則每轉發一次都會有成本,不太合算。

2、轉發到郵箱 (推薦!使用門檻低 / 所有平台可用):

最簡單且通用的免費「網絡」轉發方式應該就是使用「郵箱」了。這裡以使用「QQ 郵箱」發信為例子,你可以登錄網頁版的 QQ 郵箱,在「設置→賬戶」頁面中,按提示 開啟 SMTP 並獲取授權碼 (即 SMTP 的密碼)

QQ 郵箱 SMTP

然後在 SmsForwarder 里新增「電子郵箱」通道,填入對應的 QQ 郵箱帳號和 SMTP 授權碼 (密碼) 即可,這個通道就能使用你的 QQ 郵箱的 SMTP 來發信了。

QQ 郵箱轉發

之後,在需要接收消息的手機上「安裝 QQ 郵箱的 APP」並登錄「接收郵件」的帳號,就能輕鬆獲得郵件推送了!當然了,使用其他郵箱的話也是大同小異,都是先開啟 SMTP 權限,再設置正確的 SMTP 帳號密碼就可以了。

郵箱轉發的好處在於,無論你的接收設備是 Android、iOS 還是 PC、MacLinux 電腦或是瀏覽器,都能輕鬆登錄郵箱,收取到遠程手機上的短訊。

3、Bark 網絡推送 (iOS 接收端推薦)

如果你主力機使用 iPhone,那麼可以用「Bark」這款免費的 iOS 推送 APP 來接收轉發信息以獲得更好的體驗。Bark 本身提供了免費的服務,但如果你有自己的服務器,也能「自行搭建 Bark 服務器端」,理論上能更有效地保證隱私與通訊的安全。

使用方法是在 iPhone 上安裝並打開 Bark APP→註冊設備→複製你自己的推送地址 URL,格式如下:https://api.day.app/yourkey/ (免費公共服)

Bark iOS 推送 URL

在 SmsForwarder 上添加「Bark 發送通道」,在「Bark-Server」一項里填入你前面獲取的專屬的 Bark 推送 URL 地址。如果網址正確的話,測試一下應該就能收到推送通知了,效果很不錯。

Bark 推送通知

如果你自建了「私有的 Bark 服務端」,可以在 Bark 手機 APP 右上角點 + 號,添加你的私有服務器地址。之後如上面一樣,拷貝你對應的推送地址 URL 並填寫到 SmsForwarder 里即可,這樣就可以有效避免轉發信息經過別人的服務器了。

更多的轉發通道:

更多其他的通道配置方法,比如企業微信、釘釘機械人、Server 醬等等的用法,大家可以去看看官方文檔。而如果自帶的通道都無法滿足你,並且你有自己的服務器以及一點點開發能力的話,其實藉助「Webhook」來發送 HTTP 的 POST 或 GET 請求,可以實現各種定製的需求。

WebHook 轉發

我自己就是使用 WebHook 來實現使用付費的「PushOver」(支持安卓推送) 推送消息給我全部設備的。你也可以發揮想象力,比如可以考慮使用 PHPPython 編寫一個短訊通話備份程序,接收到轉發就記錄下所有短訊和通話記錄,可以供日後查詢等。

主動控制 (遠程控制)

相比同類的工具,SmsForwarder 新版本還增加了「主動控制」功能,不再只是單向地轉發了!而是在你出門在外時,還能實現「遠程發短訊」、「遠程查短訊」、「遠程查通話」、「遠程查電話本/通訊錄」等功能!

不過遠程控制需要通過公網 IP 訪問手機,如果你手機是放在家裡的,一般沒有公網 IP,需要配置 FRP 內網穿透才能實現遠程,這就需要一點點的動手能力。而且它都是以 API 的形式請求和返回數據的,可以進行各種定製開發,感興趣的同學可以深入去了解一下。

注意事項 (權限與保活):

無論是小米的 MIUI、華為 EMUI、OPPO / VIVO 等機型默認情況下都會為了省電或節省資源,系統會自動殺掉長期佔用後台的進程。你必須將 SMSForwareder (短訊轉發器) 加入到系統白名單中「保活」。比如在 MIUI 的省電策略里要設置為「無限制」,並且推薦在 APP 的設置里啟用「不再最近任務列表中顯示」防止清理後台時被清退。

權限方面,還要開啟讀取短訊/彩信、讀取通知類短訊、允許自啟動等權限;另外,部分安卓系統會有「驗證類短訊保護」功能防止 APP 隨意讀取短訊內容,因此如果需要使用該應用,那麼也需要關掉相關的保護功能。

總結:

相比同類的短訊轉發工具,SmsForwarder 最大的優勢在於免費且開源,無需擔心 APP 有後門,隱私安全能有一定保證。而且它支持的轉發通道非常多,能很方便地實現各種轉發目的。

我之前一直使用 Tasker 自製腳本來實現短訊轉發的,有一定的上手門檻。而 SmsForwarder 則更好用,畢竟它專為短訊、通知的轉發而生!更適合大多數人上手即用。同時它的轉發規則的設置也可以非常靈活,基本能滿足所有消息轉發的需求了。

相關文件下載地址

官方網站:訪問
軟件性質:免費開源
相關鏈接:使用文檔  |  更多神器  |  開源工具
解壓密碼:www.iplaysoft.com

下載短訊轉發器 (Android)  |  Bark (iOS)  |  通訊相關  |  手機相關  |  效率工具


想在手機閱讀更多Android 手機及裝置資訊?下載【香港矽谷】Android應用
分享到Facebook
技術平台: Nasthon Sys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