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式辦公室指的是沒有隔斷,沒有門,空間寬敞明亮、易於交流、易於控制的辦公室,特點是不設有個人專用辦公室,員工按各自承擔的任務來確定位置。
我之所以反對開放式辦公室,不是因為大家都不喜歡這樣的辦公室。願意接受開放式辦公室的人還是不少的,但是就比例而言,他們算是少數。絕大部分在開放式辦公室里上過班的人,都非常不喜歡,甚至討厭這樣的環境。那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企業要把辦公室裝修成這樣?
當然是領導的指令,強制執行的!開放式辦公室很容易吸引到管理層,因為他們不需要想盡辦法守住自己獨立工作的時間,工作對注意力的要求也沒有那麼高。經理級別的工作,一般不允許也不需要他們長時間、注意力不受打斷地、專心致志地進行創意性的工作。
但是負責辦公室布局和裝修的正是經理。他們同時也要負責對外宣傳:展示辦公室「嚴肅活潑」氣氛的是他們,向投資者展示辦公室氛圍的是他們,接受記者實地採訪的還是他們。經理自然要顧及辦公室的面貌和整個企業的精神。還有什麼能比得上現代開放型的辦公環境,作為公司精神的體現呢?
開放性辦公室看起來確實好看,但實際用起來,就知道有多不實用了。這樣的辦公室,其實不利於促進員工之間的合作。有一項新的研究顯示,那些說「開放型辦公室有利於增進同事間合作」的,根本是胡說八道。事實恰恰相反,把傳統辦公室(有門有牆有阻隔)改成開放型辦公室,其實會減少員工面對面交流的機會:為了保持工作效率(和不發瘋),員工紛紛帶上耳機,開始發信息、發郵件交流。這樣的轉換可以說是南轅北轍。
我本人開始反感開放型辦公室,是在世紀之交的時候。那時我在好幾家科技公司工作,都用的是開放型辦公室。工作總是不由自主,被打斷、分心,壓力爆棚。我的工作效率大大降低,精神健康也每況愈下。在那樣的環境里,我肯定沒法做出Ruby on Rails或者別的軟件。
我還記得那時發生的一件事,我們已經在開放型辦公室里工作了,但是我至少背對的是一堵牆,還能保住一點隱私,心理上有安全感。結果有一天,管理層通知我們,說要換成圓桌,我們這一桌對着走廊,每個走過的人都能看到我們在做什麼。我們連續抗議了幾周,管理層才決定算了。
開放式辦公室實則會降低工作效率,降低記憶力。也容易導致員工離職率高。這樣的工作氛圍容易使員工焦慮、有敵意、沒動力、沒安全感。
幾十人呆在一個房間里工作,其實也不是什麼舒心的事,但是至少完全開放的辦公室好。一般這些員工都是職能相同或者互補的,比如,讓程序員、設計師呆在一起。但是,這樣的做法沒有考慮到不同人的敏感程度,不同人對於「工作間交流」和「工作被打斷」的感受是不同的。當然,喜歡開放型辦公室的人還是大有人在的。
比較理想的辦公環境,是小辦公室,讓小團隊的員工倒在一起,不超過10人,最好不要超過6人。我以前有和非常小的團隊一起辦公過,感覺還可以。不喜歡開放型辦公室的人,可能還能接受這樣的安排。
這都不是什麼新鮮的討論了。早就有一系列研究說明,開放型辦公室是壓力、衝突和員工離職的導火索。但是很多技術企業還是默認用開放型辦公室,面對這樣安排,大家還都默默忍着、接受。簡直是莫大的諷刺。
強迫絕大多數不喜歡甚至討厭開放型辦公室的人接受這樣的安排,實則對人的健康有巨大的危害,是以員工的潛能和創造力為代價。他們的工作質量下降,工作滿意度下降。難道就為了一小部分人的喜好,犧牲大部分人的利益嗎?難道就為了有人到訪的時候,面子上好看嗎?還是別了吧!
編譯組出品。編輯:郝鵬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