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地圖標記品味生活,「Exping」打造極致的地圖創作工具

.. 「我下周要去廣州!你可以給我推薦幾家茶樓嗎?」

「吶!我標記了所有好吃的廣式茶樓。跟着這份地圖探店,保證不會踩坑。」

這樣一段簡單的對話,是我們每個人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當我們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經常有打卡探店的需求,想找一家有格調的咖啡館,想去一個地道的小吃店,想找當地的二手書攤。然而這樣的一個需求,卻一直未被很好的滿足。雖然網絡上有大量的推薦,但我們會擔心是店家刷評。雖然各類軟件都有評分體系,但又可能是水軍出沒。

相比於網絡的推薦,我們往往更相信熟絡了解的人。可以是關注了十年的本地博主,可以是在當地生活了八年的大學同學,可以是每天早上在鎮上四處喝茶的二舅。有了可以信任的推薦人,還需要一個趁手的地圖標記工具。不要複雜,最好是簡單的頁面,並且可以通過各種形式進行分享。

「Exping」的誕生,正是基於這樣的一個故事。你去過的地方,探店、周邊游、出境游攻略等,無論是好還是踩雷的,任何與地點相關事物都可以標記在地圖上,讓喜歡且信任你品味的人可以為你精選(Curate)付費。一個地圖標記工具,可以讓你更好地呈現你的探店、旅遊、戶外等各類主題的地圖內容。

廣州品味地圖,圖片來源:Exping

社區?工具!

2022年3月21日,「Exping」正式上線。經過不到五個月的成長,Exping目前已經有過萬的地圖創作者,多次獲得蘋果App Store和少數派等平台的編輯推薦。在很多用戶看來,Exping是一個有格調且有品味的應用,UI/UX的設計非常良好。

從Exping目前的數據來看,有53.8%的地圖在創建後有持續地更新。對於Exping而言,這個數值比總用戶數和活躍用戶數更加重要。Exping的產品負責人Clu表示,用戶不是每天都有新的品味,也不是每天都有地圖可以更新的。與其追求用戶和內容的數量,不如先尋找精品的質量,這就是Exping的初期優勢。

在與36氪的交流中,Clu反覆強調,Exping的本意是做一個工具,而不是一個社區。這一點在今天很多互聯網人看來,非常違反潮流。社區似乎有更好的用戶黏性,有更高的成長空間。但Clu拋出了幾個思考問題,來闡述Exping為什麼定位於一個工具。

  1. 社區的人是否還願意去分享?良好的分享氛圍是一個社區持續發展的基礎。但遺憾的是,今天的社區隨着用戶數量變大,都很難在分享的質量和氛圍上達成平衡。當大家開始傳播負面消息和消極評論,高質量的分享積極性就會受到較大的打擊。由於各種環境和社會的因素,今天已經很難形成一個公開且友好的討論氛圍,願意去公開分享的人已經很少了。

  2. 現在的用戶不分享了嗎?答案是否定的。現在的用戶依然熱衷於分享,只是不會公開,而是保留在自己的私人空間,或者是可控的私域分享空間,例如分組的朋友圈,大學的舍友群,家族的群聊等等。Exping最大的希望是為用戶提供一個極致的工具體驗價值,讓地圖內容的傳播關係鏈更加親密而單純,而不是強迫用戶去公開分享。用戶可以標記和導出好看的地圖,分享到私域的平台,和自己最親密的人之間共享這些信息。

  3. 社區的未來在哪裡?雖然Clu對於社區的未來保持消極的觀點,但在Exping第一版上線時,依然在應用中保留的社區的功能。對於這一點,Clu表達得非常克制。Exping目前存在的社區主要是早期用戶體驗后提出的要求,希望有共同愛好的人可以聚合在一起。Clu強調,Exping並沒有把社區當作一個發展方向,當前也沒有上線諸如任務中心等社區常見的功能。因為在Clu看來,用戶如果出於各種獎勵和積分的誘因去分享,那麼生產出來的內容可能就脫離了本心,不是真正的品味分享,更多只是完成任務要求而已。

  4. 對於探索足跡和品味地圖,什麼樣的表現形式更好?Clu認為,個人的空間信息是一個非常敏感的隱私內容。我們會在地圖上標註公司所在地,親友的住址等等,這些信息是不方便去公開的。因此,Exping的定位就是極致體驗的地圖標記工具。

在訪談中,Clu與36氪交流了社區發展的矛盾。任何有評分評價體系的社區,在發展壯大之後,都會面臨店家刷分和水軍控評的問題。這是流量和利益問題必然帶來的弊端,並不是通過升級各種反水軍的機制就可以解決的。Clu認為,每個人對待任何一家咖啡店、書店的判斷都受到大量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天氣、店家當天的心情、用戶當天的狀態等等。Exping能做的,就是盡量剝離出這種主觀因素的差異,客觀公正地把所有用戶體驗都呈現出來。用戶最後去或不去這家店,很大的主觀因素都還是源自於個人喜好,在內心裡做選擇。

Clu認為,隨着各種「種草」推薦泛濫,用戶已經培養出了很強的自主選擇意識,有更多自己的判斷能力。用戶在互聯網瀏覽推薦,只是希望拿到更多的線索,幫助判斷這個地方他想不想去或該不該去,值不值得去。但好評的數量泛濫時,用戶可能會選擇性忽略好評,直接去刷差評。只要這個差評不超越底線,處於能接受範圍內,就可以成為一個備選項。

圖片來源:Exping

擺脫算法的控制,尋找品味的追求

什麼才是品味?怎麼才能解讀一個人的品味?Exping的產品負責人Clu在訪談中,反覆與36氪討論這個話題。

今天的互聯網行業,熱衷於給所有用戶標註畫像,通過數據的各種維度來解讀一個人的品味,也就是所謂的「大數據比你媽更了解你」。然而實際上是這樣嗎?

也許我們在某一天困了想喝咖啡,在外賣平台上搜了一家咖啡店,這並不能說明我們就是咖啡愛好者。但是算法卻會解讀為,用戶對咖啡感興趣,反覆推送更多與咖啡有關的內容和推薦到你面前。不排除那或許是你感興趣的內容,但不一定是你想一直都刷到相同內容。這種反覆的推薦搭建了一個倖存者陷阱,算���的興趣權重逐漸單一,很難跳出來推薦新奇的內容。這種信息繭房,是否就能代表一個人的品味呢?

團隊組建好后,Exping花了差不多一個月時間去調研市場,討論「推薦算法」和「品味」。過去,網絡的內容依靠平台產出(PGC),演變成如今用戶生產內容(UGC),再由平台推送給用戶(內容消費者)。當大量的信息擺在消費者面前,依靠推薦算法篩選內容給到用戶,漸漸地出現了一些中間人的角色,將這些信息過濾一遍,再結合自身的觀點甚至稍加編輯給到信任他們的內容消費者(粉絲或關注者)。

在最初的測試版本,Exping上線了通過興趣點(Point of Interest)和用戶評價相似度去給用戶推薦內容的算法。但在最終正式版上線前,這整套東西都被取消掉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覺得推薦算法會讓整個工具不夠純粹,用戶會受到很多的干擾。目前,Exping採用的方式是編輯的推薦精選。這個精選的評判標準也非常簡單,就是用戶合理地使用推薦了某個主題的地圖,並且有審美的內容在其中,基本就會推薦上去。

Clu表示,實際上願意公開分享地圖的用戶並不多,佔比不到地圖總數的10%,因此編輯的工作量還不大。如果有一天這個社區用戶量變得非常大,Exping想組成一個創作者委員會。讓委員會來投票選擇精選,甚至是提名等等。每個委員會成員一周只有一票,然後讓大家自己用手去投票。通過這樣一些機制,來確保精選欄目不是一個單純無感情的代碼,而更多還是回歸到人的品味本身。Exping希望能保留BBS時代,大家對於內容的期待,而不是被當今各種灌水或者置頂的內容覆蓋。用戶可以漫遊逛一下內容,就像以前逛BBS精華帖的感覺,相信版主的品味。

圖片來源:Exping

追求極致的標記體驗

當我們今天聽到一個地圖應用時,可能下意識會覺得這是一個地理信息(GIS)的產品。但實際上,Clu以及整個Exping團隊,並不是地圖學或者地理信息背景出身的人士。但實際上,非科班出身的產品人士,反而給Exping這類地圖應用帶來一些嶄新的思路。

傳統的各類GIS地圖應用強調「賦能」,主要是面對To B的行業工作者,巴不得把所有網絡分析,地理計算的算法都融進去,滿足行業用戶的一切需求。因此,當用戶打開各類專業級應用時,往往對着幾十個按鈕和上百個功能手足無措。但Exping這類To C的地圖應用,其實更要緊的是精簡,並不需要那麼複雜的GIS分析功能,而是要返璞歸真,針對某一項用戶的需求不斷完善,達成極致的用戶體驗。

Exping的產品定位就是像寫文章一樣的媒介,也是以「地圖」為畫布,作為另類的創作載體。地圖內容有很明確的主題,以創作者的品味精選地點,聚合在一個主題下,並在這些點之間進行描述、點評、評分等。今天市面上也有很多互聯網地圖的選擇,也有一定的標註功能,但用戶體驗卻不夠完善,比如路線標記,導出分享等功能體驗並不好。 PC端上面的地圖,又要求對JavaScript有很深的了解,知道去哪裡找GeoJson,去哪裡找矢量邊界圖等內容。但Exping也不希望與互聯網地圖去爭搶導航的功能,而是希望在地圖標註領域發力,和各類互聯網地圖相輔相成。

圖片來源:Exping

記錄愛情、標記房源、加盟連鎖……

Exping上線之前,Clu曾經對用戶畫像有一些猜測。可能會是小紅書的博主,或者B站的up主,或者是各行各業的人。但上線以後,Clu發現用戶畫像的豐富度遠超想象。預想的用戶使用功能和實際的用戶使用產生了一定的偏差。每個有地圖標記需求的人,都用上這樣的一個工具,非常接地氣。Exping的早期用戶,挖掘了許多非常有意思的功能。

有中介用 exping 標記自己的房屋資源,並把所有房子的尺寸信息租金都以「標籤」的形式展示,並分享給想租房的人;

連鎖餐廳老闆把每一個加盟店都標記在地圖上,完善地點信息,發在他們的社群;

慈善團體標記當月的慈善活動;

情侶把自己與另一半去過的地方標記起來,記錄彼此的愛請故事;

還有父親將孩子成長的經歷,像寫日記一樣把去過的地方記錄起來...…

用戶還創建了適合辦公的咖啡地圖、快閃差旅城市體驗地圖、理髮店避雷地圖、設計師名宿、建築師旅行地圖等等。

目前,Exping主要提供了地點與路線標記、自定義體驗標籤、可視化評分、一鍵導出等功能。Clu表示,Exping後續會完善小程序和Web端的服務,並且開發訂閱制,為用戶提供更多的可能。

圖片來源:Exping

為品味買單,為體驗付費

不往社區的方向發展,一個工具該怎麼更好打工用戶,更好地發展下去?

這是Clu在36氪的交談中,一起思考的問題。雖然社區廣告的收入非常具有誘惑,但這種發展方式會毀了用戶的體驗。

因此,Clu期待於服務更多有品味的客戶,願意為品味去付費的客戶。目前,Exping的需求清單有一百多項。團隊也在思考,哪些是常規用戶需要的功能,哪些是針對特定場景的額外需求。Exping計劃為一些額外需求開發相關的服務,或者開放給用戶自定義的能力,也吸引更多常規用戶轉化為訂閱制的用戶。在Clu看來,相對於廣告的形式,這種訂閱制的方式是一個工具更加健康可持續的發展方式。

圖片來源:Exping

發展訂閱,走向海外

Exping這款產品,是由前海愛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團隊內部孵化的產品。疫情以前,前海愛訊主要從事跨境漫遊的硬件服務,積累了很多頻繁出入境的環旅客戶。在硬件基礎上,前海愛訊一直在思考各種服務的新方式,包括構建常旅客社區等等。疫情減少了很多出入境的需求,公司也在探索智慧零售、室內地圖等新業務,而Exping也是其中一個產品。

目前,Exping的團隊約有5人,���在持續招運營、市場和研發人員。Clu希望招來的人能符合產品的氣質,能與團隊有共鳴,帶領整個應用往更加友好健康的方向發展。接下來一段時間,Exping會逐漸發展訂閱制服務,提升網頁版的服務質量,開展出海的業務。Exping希望拓展海外更多有付費意願的群體,幫助更多有地圖標註需求的客戶,也與公司原用的客戶群相結合。

融資方面,Exping目前保持開放態度,希望能找到有共同想法的戰略合作方,一起探討未來的發展方向。


想在手機閱讀更多Javascript資訊?下載【香港矽谷】Android應用
分享到Facebook
技術平台: Nasthon Systems